自古以业,人们就认为发生肿瘤与心理有关,长期抑郁寡欢,悲愤之情得不到宣泄者容易患肿瘤,这在民间早已成为共识。今天,通过现代医学研究,为此提供了科学依据。
人们都知道,乐观者长寿,抑郁者短命。经多年对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明显相关。癌症患者具有惯于自我克制,情绪压抑和内蕴,倾向于防御和退缩等特点。因此,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而又压抑自身的愤怒和不平情绪的人,那些总觉得自己无所依靠,事事无能为力,饱受悲观,绝望和情绪低落折磨的人,最容易患癌症。德国医生哈默认为,一个人的内心冲突如果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现代研究表明,精神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有三个方面:1、早年的生活经历;2、重大的生活事件;3、个性特征。其中个性特征是产生消极情绪的一个内在条件,早期生活经历及重大生活事件是产生消极情绪的一个内在条件,早期生活经历及重大生活事件是产生消极情绪的外在诱因,它们与机体共同组成“土壤”。当“土壤”的防卫能力下降时,外界大批致癌物会乘机进入“土壤”而发生肿瘤。
所谓个性特征,即指人的性格特点,与癌症有关的性格称为“致癌性格”。这种性格的特点为:不愿宽怀待人,容易积愤,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味自矜,但又总嫌自己不好。不少癌症病人常常会有强烈的自我抑制情感。如果追根寻源,有些精神分析家认为,在这些人的早年生活中,甚至在孩提时期,由于家庭或环境原因,不得不学会自我抑制情感。他们在个性上常表现出过分的耐心,回避冲突,过分合作,消极被动,依赖退缩及对负性情绪(特别是愤怒的情绪)控制力强。伦敦皇家医院的格雷医生曾对几十名乳腺癌妇女与乳房良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发现许多癌症妇女能“以各种他人难以忍受的处事方式违意而行“,难怪有些医生说:“不少肿瘤病人习惯于逆来顺受,循规蹈矩。”
西方有位叫黑吉尔的研究者,曾对2550名健康人进行持续10年的前瞻性人格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在发病前有一种性格特点,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特别是情绪抑郁时,因内心痛苦无法表达而转为忍气吞声,消极忍耐,他将这种表现称为肿瘤前期性格。后来另一位西方学者汤姆·休克正式提出了肿瘤患者的C型行为模式概念,“C”采用英语“Cancer“(肿瘤)的第一个字母,C型行为模式即肿瘤行为模式。他通过对大量肿瘤患者的心理学研究,归纳出他们共有的基本心理特征,即因不善于宣泄和表达严重的焦虑,抑郁而过分压抑自己的不良情绪,尤其是竭力压抑原本应该发泄的愤怒情绪,与此相应的是一系列退缩的表现,如屈从于权势,过分自我克制,回避矛盾,姑息迁就,忍耐、谦让、宽容、依顺、合作性强,为取悦他人或怕得罪人而放弃自己的需要,容易满足等。具有这样一些心理特征的人,其肿瘤的发生率可高出常人3倍以上。
C型行为造成的心理,生理反应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引起细胞DNA自然修复功能的减退,促成原癌基因向癌基因转化。同时,C型行为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变,使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失去清除癌变细胞的能力,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有位叫绥夫脱的研究者发现,当强烈的精神紧张的刺激使人丧失应对能力而致抑郁、沮丧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抑制,肿瘤病就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华盛顿大学的雷纳曾被两组具有肿瘤病易感倾向的小鼠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高度心理应激实验组动物的肿瘤发生率高达92%,而无心理应激的对照组仅为7%。
可见,C型性格和强烈的精神刺激,持久的情绪障碍可以致肿瘤,这并非是人们的臆 想和主观猜测,它已被现代医学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