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癌症病人手术前后的饮食护理
外科手术切除癌症治疗的常用措施之一,病人的营养状况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否,在此仅对手术前、后的病人饮食护理做些介绍。
(1)手术前的饮食护理
癌症切除手术,尤其是某些清除术都属于很大的手术,对病人机体是较大的创伤。因此,手术前给病人良好的饮食,使病人有较好的体质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是促进病人康复的必要条件。所以,病人应在术前一段时间内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增加营养,如较消瘦的病人要线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膳食,使病人能在短期内增加体重;对较肥胖的病人要给高蛋白、低脂肪的膳食,以储存部分蛋白质并消耗体内脂肪,因为体脂过多会影响伤口愈合。对患不同部位肿瘤的病人亦要有针对性的安排膳食,如肝、胆、胰肿瘤的病人要用低脂膳食,而胃肠道肿瘤的病菌术前要安排少渣流食或半流食,以减少胃肠道内残渣。一般病人在术前12小时应禁食,术前4—6小时要禁水,以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呕吐或并发吸入性肺炎,胃肠道内较多食物积存也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2)手术后的饮食护理
手术后初期一般采用特殊途径供给营养,如静脉高营养。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以先给清流食或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食,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依次过渡到软膳食或普通膳食,以要给病人补充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为了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或尽快接受其它治疗,术后病人原则上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营养膳食,如牛羊肉和瘦猪肉,鸡肉,鱼、虾、鸡蛋、排内及豆制品,可以给病人多喝牛奶、藕粉和鲜果汁,以及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不同手术部位病人的膳食安排
1)非胸腹部手术的病人,一般在麻醉反应消失后或小手术后进食,可最先给冷流食,次日给流食,第三天改为半流食。口腔部位肿瘤手术后要酌情允计进食,以半流食和软膳为好。膳食要营养充足,食物细、软、烂,如牛奶、酸奶、豆浆、豆腐脑、藕粉、面糊、菜泥、肉泥等,忌硬食物或辛辣刺激食物。
2)腹部手术的病人,胃肠手术后,病人在术后3——4天排气,然后可少量清流食,再改为全流食;几天后改为少渣半流食,需经一段时间后过渡到软食,适应后不能用普通膳食。
3)头部肿瘤手术的病人,对于术后昏迷的病人,合理的饮食护理能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并减少合并症发生。昏迷病人一般可采用鼻饲的方法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食。
二、癌症手术后的一般护理
病人手术后均在医院由医生和护士进行治疗和护理。手术后的护理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痛苦和不适,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顺利康复,直到出院。
病人是否能平稳地度过手术恢复期、身体功能恢复的好坏,与术后护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做为病人的家属,也应学习一些有关术后护理工作的内容,对理解医护人员为病人所实施的各项护理措施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可协助护士们工作,在需要家属参与的护理工作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尤其是癌症病人手术创伤大,病人体质较差,恢复生理功能,就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是出院以后在家中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更需要家属的参与和协助,为病人尽早恢复健康而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观察——重要的护理活动
观察是准确把握病情发展或变化必不可少的护理内容,是有效开展各种护理活动的前提,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
不同的患者不仅病情不同,而且术前、术中等经过亦不尽相同,术后病情变化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细心地观察,得到病人的各种反馈信息,才能准确把握每个病人的病情,及时实施正确的治疗、护理。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在对术后病人全过程观察中,除特殊的危重病人或手术特护观察病菌需要医护人员24小时全程观察外,一般最常在病人身边的还是陪护的家属或亲人,这在现代康复领域提倡“病房家庭式”的形势下更有意义。
1、观察病人的要点
手术后观察内容是多方面的,下面只介绍观察的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是衡量机体身心健康的基本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1、体温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口腔、直肠、腋下等3个部位测量所得的温度和机体深部体温相近,所以测量体温常以口腔、直肠或腋下温度为标准。正常体温,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体温的正常值为:
腋下温度:36.5℃(36~37℃)
口腔温度:37℃(36.3~37.2℃)
直肠温度:37.5℃(36.6~37.7℃)
体温计分口表、肛表及腋表。家庭常用的是腋表或口表。
腋下温度的测量:先用毛巾将病人腋下擦干,再将体温计的水银管一端置于病人腋下深处,协助病人屈肘过胸,保留5~10分钟后,取出观看体温结果。
口腔温度的测量:将体温计的水银管一端置于病人舌下;或置于靠近臼齿处(称热带,是口腔中温度最高的部位)。口腔测温时病人必须意识清醒,并嘱咐病人不能咬体温计,如果咬破水银管一端,就容易造成误吸水银的严重后果。测量时间一般是3~5分钟。
2、脉搏
脉搏是心脏的心缩与舒张在表浅动脉上可以摸到的一次搏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次数和心率是一致的,当脉率微弱难以测量或脉和心率不一致时,应分别测量脉率和心率。
可触摸到脉搏的部位很多,最常用的是桡动脉,位于手腕内面,拇指一侧,用食、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于此处,就会感到有搏动,一般病人测量时,可数30秒钟,重病菌需测1分钟,正常的脉搏次数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搏动次数,为60~100次。
3、呼吸次数
呼吸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很重要的护理内容。正常呼吸次数,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每分钟为16~20次。深度较均匀,有一定的节律。
4、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指动脉血压(只要无特殊注明,均指的是肱动脉的血压)。肱动脉位于上肢肘关节的内面,肘横纹的内上部位,此处可触摸到动脉的搏动。
正常的血压是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血压,收缩压为12~19千帕(kPa),相当于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12千帕(kPa),相当于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为4~5千帕(kPa),相当于30~40毫米汞柱。
(2)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观察主要是观察由于麻醉而使病人意识不清。因此,手术结束后需观察麻醉状态已经恢复的程度,尤其是即将清醒前常出现的躁动现象,要注意保护各种导管,如输液管、引流导管,保护病人的正确体位,防止坠床等意外。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是否有神经系统或身体其他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病人意识改变。遇到此类情况,如医护人员不在床前,应及时报告。
(3)入液量的观察
入液量包括:静脉输入的液体;经口摄入的液体和食物;经鼻饲管或肠瘘或胃瘘注入的液体。
正常成人每日入液量需要2500~3000毫升。手术的病人还要注意补充因手术而额外丢失的量。后者常由经治医生估算。有经验的陪护家属,常能准确地告诉医生,病人一天喝了几茶杯白开水、几碗粥等。这看似小事,但对掌握输液量却大有帮助。
(4)出液量的观察
出液量包括:尿量;手术引流管流出的液体量;刀口敷料渗出的液体量;出汗和皮肤蒸发的量(每日皮肤蒸发的量约500毫升),出汗较多,需更换上衣和床单进,出汗量可达1000毫升;腹泻、便血等的量。
(5)呼吸状态的观察
呼吸的观察除前述的呼吸次数外,还应观察:
1、有无异常呼吸,是否需要给予吸氧以及应吸氧的量;
2、胸部听诊,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干湿罗音,左右肺对比听,两肺呼吸音是否一样;
3、自觉呼吸困难、胸闷、气急、胸痛等;
4、有无痰液的咳出,痰的性质如何、量多少,是否有咳嗽无力等表现。
除第二点由专科医护人员进行外,其他三点的观察方法,陪护人员均可初步掌握,并提供给医护人员。
(6)腹部的观察
腹部外科病人相对较多,加之胸部、泌尿等外科病人也常涉及到腹部(如禁食影响胃肠功能,胸部手术时需观察腹式呼吸等),因此大量病人常需观察腹部情况,陪护人员可观察内容包括:
1、有胃肠减压的病人,需确认胃管是否通畅,是否插入胃内,抽出胃液的性状、量、颜色;
2、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的症状,呕吐物的性状如何。
(7)刀口的观察
刀口的观察不容忽略,因为常是病人的疼痛所在地。观察内容包括:
1、刀口的位置、刀口有无出血、感染等;
2、手术留置引流管通畅否;
3、引流是否固定牢固,排出的液体颜色、性状、量等如何。
(8)皮肤、黏膜的观察
1、观察皮肤的颜色是否正常及体温是否正常,有无浮肿、冷热感如何。如四肢凉、颜色发紫、又感觉湿冷,一般是有效循环血液量不足的表现,应警惕休克的发生;
2、观察眼结膜、口唇、指甲的颜色,是否苍白。如有,提示贫血或休克;
3、口腔内黏膜反应,如有无口干、舌燥、舌苔的形成等。
(9)疼痛的观察
手术后的疼痛是病人最痛苦的事情,会增加病人各种各样的负担。术后引起病人疼痛的原因很多,有头痛、咽喉痛(插入胃管所致、刀口痛、导尿管所致的下腹痛、静脉输液处的血管痛、插入的引流管部位的疼痛、腰痛、背部痛等,仔细观察全身,清楚致痛的原因后,要及时有效地止痛。
应当指出,在观察护理中,有些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应予认知,如术后前两天的刀口疼痛,尤其在术后第一天,疼痛较剧烈,3天后就会明显减轻,病人及家属不必紧张。但3天以后又出现刀口疼痛明显,就是异常现象,最常见的就是刀口感染。结合病人的体湿,如果有明显高,就说明了感染已发生了。因术后体温的轻度升高(术后吸收热)也是在3天之内,以后无导常发生,体温会恢复正常。
(二)对病人手术创伤引起疼痛的援助
手术后切口疼痛是最为普遍发生的术后疼痛,多在麻醉作用消失、感觉开始恢复后出现并逐渐加剧。一般病人术后2~3天以后,切口疼痛明显减轻,临床经验表明疼痛最剧烈是手术当天下午或晚间。这也是病人术后最为痛苦的一段时间。
手术后切口部位的疼痛,可给予镇痛剂,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病人安静休息,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常用的镇痛剂有止痛片、强痛定、度冷丁、吗啡等。小手术后引起的疼痛用去痛片类可达到止痛目的;对中、大手术切口疼痛可用强痛定、唛啶肌肉注射,有镇痛、止痛、抗痉挛作用,而且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亦较小。
镇痛剂一般每隔4~6小时给药1次,但也因人而异不必定时给药。如日间病人疼痛并不严重,时间可稍延长。2~3天后疼痛明显减轻就可以停止使用镇痛剂,以免过量成瘾。如果3~4天以后病人的切口仍疼痛难忍或再次感到明显疼痛应与医生联系,检查切口,考虑是否有切口感染的发生。
1、镇痛药必须适时正确使用。
2、卧位缓解疼痛
手术后采用不同的卧床体位,不仅对手术创伤的疼痛可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而且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功能。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基础上,尽量使病人舒适。根据病人的需要变换卧位。
1)仰卧位变换为低坡半卧位
床头抬高15~30度,膝下垫小枕。这样卧位可减轻病人腹壁肌肉吻合口的张力,从而起到了缓解腹部疼痛的作用,膝下垫小枕,可防止由半卧位而易引起的病人身体下滑,并增加舒适感。
2)高坡半卧位
半卧位的角度可根据病人的舒适感受来调控,高坡半卧位是将床头抬高30~40度,膝下垫小枕。但要注意防止病人坠床。病人血压低或血压不稳定的不能给予半卧位,要平卧位。
3)侧卧位
在半卧位的基础上侧卧位,可减轻对骶尾部皮肤的压力,左侧、右侧、平卧经常更换,不仅可预防因长时间压迫某一局部组织而易引起的褥疮,而且这样进行床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使病人尽早肛门排气减轻腹胀。为增加病人的舒适和稳定性,可在背部垫稍大的枕头。
(三)咳嗽与排痰
协助病人咳嗽、排痰:
陪护家属切记协助术后病人咳嗽、排痰以减轻切口疼痛。具体方法如下:
病人咳嗽、排痰时,最好采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也可采取病人喜好的卧位;
胸腹部有切口的病人,咳痰时,病人应抱一小枕,护士或陪护家属可用双手进行保护性按压切口。方法是病人咳嗽时,腹压增加,腹部膨起,就会引起切口疼痛,此时帮助按压切口,可减轻疼痛。不咳时,不要用力按压,只是扶持,下次咳嗽时再按压;
为了有效地排痰,护士应告诉病人,只有得一护士或陪护家属等他人的配合,才能做到在痰液排出的同时,疼痛也可尽量缓解。
关于术后咳嗽与排痰的注意事项
术后病人及陪护家属必须高度重视咳嗽与排痰:手术时采用的麻醉剂有抑制呼吸作用,加之伤口疼痛、敷料包扎过紧等均使呼吸活动减弱,如果病人手术前有长期吸烟习惯,或手术时、手术后受凉、感冒等,均可使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因而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肺炎、肺不张)的发生。临床经验证明,肺部并发症与痰液在气管内贮留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重视有效的排痰;
病人自己不用力咳嗽,痰是不能排出的;手术切口不会只因为咳嗽而裂开:这一点病人和家属应放心。从临床上讲,手术切口裂开主要是因病人体质差、慢性贫血、营养不良致组织愈合能力差、血浆蛋白过低、过度肥胖或伤口感染等引起,多发生在手术后7~14天;
咳痰对术后病人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能做到的,咳嗽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护士、陪护家属和病人的配合做到有效排痰的同时还减缓伤口的疼痛。
(四)其他方面的护理援助
(1)加强对病人的周围环境、各种生活照顾及心情的开导等诸多方面的护理:
凡此种种,看似小事,实则对缓解疼痛同样很有帮助,陪护家属千万不可忽视。
(2)缓解病有紧张情绪的重点护理内容:
8226;医护人员及陪护家属均应告诉病人手术经过顺利;
8226;要使病人紧信,手术切口的疼痛随着时间会消失的;
8226;切口疼痛的,不要硬忍耐,可向医护人员、陪护家属倾诉,也是一种宣泄,有利于疼痛的缓解;
8226;家人及朋友的关怀起重要的安慰作用;
8226;紧张情绪可加重病人切口疼痛的反应,不利于术后疾病恢复,应依据病人实际情况给予护理。
(3)诱发切口疼痛常见的原因
术后切口疼痛虽然是难以避免的病理过程,但仍有些其他因素能诱发切口疼痛,对此要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对症处理:
8226;膀胱内有大量尿液贮留,引起下腹部不适;
8226;肠管内有大量气体贮留,引起腹胀;
8226;由于手术中某一种体位时间过长,引起褥疮和关节运动障碍;
8226;由于对切口敷料的粘膏过敏,引起皮肤损伤。
以上各种临床表现均是常见的,当陪护家属发现病人出现某种不适时,及时地向医护人员反映,从而进行治疗和护理,对控制术后疼痛,减轻病人的不适起重要作用。